周易预测与起名字五行吉凶
周易预测之八卦卦象剖析
起名字之数理选择
起名字与三才五格
起名字与姓名三才之运势
起名字与八十一数之吉凶
择吉日之日辰选择
各用事如何择吉日
五格剖象起名法最佳配置
更多关于起名文章
更多阴阳宅风水文章
更多四柱八字命理文章
更多关于起名文章
更多关于周易预测文章
《千里命稿》
《滴天髓》

    咨询联系方式    案例     在线支付  命理风水论坛 返回首页

                取名艺术

   命名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在交际场合里,一个高雅而又响亮的名字很容易引人注目。因此,尽管名字本身只是一种符号,人们在命名时,还是煞费苦心地反复推敲,希望得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其结果,有的人心满意足,他有的人不得不终生遗憾。那么,命名是否有规律可循呢?能否找到一种或几种途径,使人们在命名时,能避免漫无目标地乱撞呢?我们认为,命名是有规律可循的。许多人之所以得不到满意的命名,主要原因主就是违背了谈命名的规律。仅仅从消极的角度注意命名的规律,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寻找积极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

  名字是否响亮,是否悦耳顺口,起主要作用的声调,这一点往往为命名者所忽略。

  汉语是有声调的。近体诗和词曲所讲究的平仄,正是利用声调的错落不致,以求得音乐般的旋律。姓名尽管只有几个字,声调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汉语共有四个声调,即:
阴平,ā 阳平,á 上声,ǎ 去声,à
那么我国的姓氏从声调分,也可分四类:

(1)阴平类。如:
张 孙 丁 薛 温 奚
沙 柯 刁 方 金 衣
安 包 申 周 江 宫
高 郭 曾 甘 朱 崔
(2)阳平类。如:
刘 陈 王 杨 石 余
冯 于 吴 邢 门 柴
姚 胡 徐 袁 常 曹
乔 彭 黄 韩 裴 齐
(3)上声类。如:
李 董 孔 古 史 左
武 许 贾 巩 郝 吕
米 马 蒋 纪 阚 柳
鲁 沈 伍 展 海 冷
(4)去声类。如:
赵 陆 邓 万 宋 杜
步 孟 夏 毕 贺 廖
慕 郑 尚 付 盖 范
聂 费 谢 魏 贝 叶

  姓氏有声调的差异,它们对名的声调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要求。以下我们分单名和双名加以考察。

单名只有一个字。每个姓氏都有四种声调组合形式。

A、阴-阴型。例如:
张 飞 江 东 朱 熹
方 舟 艾 青 沙 金
B、阴-阳型。例如:
丁 玲 丘 弘 甘 宁
安 然 周 瑜 姜 渔
C、阴-上型。例如:
包 拯 干 宝 辛 勉
秋 瑾 翁 谷 邹 鲁
D、阴-去型。例如:
崔 岳 曾 震 班 固
高 旭 庄 肃 郭 亮

  上棕四种类型的声音都比较和谐,说明阴平类的姓氏具有较强的组合能力。四种类型相比较,D类阴一去型稍微逊色。这种类型适合使用编辑部响亮的字眼儿。倘若追求儒雅细腻的格调,一般不要使用阴一去型。

(2)阴平类。
阳平类的姓氏有以下四种组合形式:

A、阳-阴型。例如:
于 谦 刘 苍 毛 享
曹 丕 余 熙 田 间
B、阳-阳型。例如:
石 雄 岑 彭 吴 良
何 群 服 虔 杨 亭
C、阳-上型。例如:
文 丑 冯 允 黄 侃
程 鼎 卢 勇 蓝 理
D、阳-去型。例如:
韩 愈 佟 岱 侯 翼
陈 毅 袁 镇 雷 度

  上棕四种类型中,A、C、D三种是理想的组合,B类阳一阳型就不那么顺口,缺乏一气呵成的整体感。人们在称呼时,常常不自觉地改变了姓氏的调值,听上去像是阴平。古代平声无阴阳之分,因而古人姓名中此类型实际上同阴一阴型无别。阴平类的姓氏最好选用A、C、D三型。

(3)上声类。
上声类的姓氏有以下四种组合形式:

A、上-阴型。例如:
古 心 左 思 冷 曦
武 英 马 超 耿 光
B、上-阳型。例如:
李 白 葛 洪 管 宁
阚 泽 伍 乔 褚 渊
C、上-上型。例如:
孔 武 史 谨 柳 永
展 喜 董 朴 柏 古
D、上-上型。例如:
贾 谊 鲁 肃 吕 布
许 慎 海 瑞 沈 固

  上述四种类型中,A、B、D三种是理想的组合,C类上一上型不顺口,称呼时一般要使姓氏异化为阳平。这样,"柳永"听起来便成了"刘泳","柏古"听起来便成了"白古"。与其认人改了姓氏,不如命名时避开上声字。

(4)去声类。
去声类的姓氏以下四种组合形式:

A、去-阴型。例如:
岳 飞 宋 江 孟 轲
段 规 范 增 卫 青
B、去-阳型。例如:
贺 龙 夏 霖 万 言
赵 云 郑 玄 陆 游
C、去-上型。例如:
杜 甫 尚 野 项 羽
叶 挺 邓 鲁 路 楷
D、去-去型。例如:
贝 泰 季 布 郁 浩
廖 立 杜 厚 魏 照   上述四种类型中,A、B、C三种是理想的组合,D类去一去型读起来给人吃车的感觉。称呼时一般要改变调值。去声类的姓氏命名时,最好不要选用去声字。

  单名的声调容易掌握,双名多了一个字,声调问题相应也复杂一些。双名加姓氏,共三个字,每个姓氏均有16种声调组合形式。

(1)阴平类。
阴平类的姓氏有以下16种组合形式:
A、阴-阴-阴型。例如:
周嘉缃 江东之 汪叔詹
孙希朱 殷开山 郗僧施
B、阴-阴-阳型。例如:
师安石 郭松林 舒知雄
周恩来 方秋白 关开培
C、阴-阴-上型。例如:
汤光启 孙星衍 丁飞举
方千里 诸匡鼎 朱光普
D、阴-阴-去型。例如:
詹天佑 孙枝蔚 乌斯道
崔公度 薛天定 章金牧
E、阴-阳-阴型。例如:
曾原一 施尔宽 朱元璋
丘禾嘉 苏奎章 丁文江
F、阴-阳-阳型。例如:
章学诚 詹尔达 甘惟寅
高迎祥 温庭筠 钟人杰
G、阴-阳-上型。例如:
勾文鼎 申无宇 姜柔远
段闻礼 张吾瑾 丘逢甲
H、阴-阳-去型。例如:
崔如岳 诸弘道 戚人镜
商承祚 臧尔令 张从正
I、阴-上-阴型。例如:
康乃心 屈可伸 钟子期
司九经 周汝登 萧省身
J:阴-上-上型。例如:
朱隐老 周铁虎 孙子昶
宫守礼 庄有可 萧永藻
K、阴-上-阳型。例如:
邹守愚 渊有为 朱买臣
章炳麟 张友渔 康伟然
L、阴-上-去型。例如:
萧子岳 朱百度 支可大
张我正 江有诰 方以智
M、阴-去-阳型。例如:
张若虚 邹汉章 曾万中
甘梦英 龚自珍 章士钊
N、阴-去-阳型。例如:
丘必明 雍乐成 柯梦得
申湛然 甄立言 苏光熊
O、阴-去-上型。例如:
包万有 湛若水 安致远
戈尚友 温大雅 欧敬竹
P、阴-去-去型。例如:
郭沫若 薛万备 丁善庆
刁士敬 汪道贯 辛庆忌

  上述16种组合形式中,比较理想的是E、H、J、K、M、N八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声调富于变化,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内中尤以E、J、N三种为佳。它们都是以阴平起头,以阴平收尾,首尾呼应,十分和谐。B、C、D、F、G五种,前四种两阴或两阳联缀、读起来不那么顺口。A是三个阴平联缀,没有变化,显得十分呆板拘谨,阴平类的姓氏应注意避免这种组合。O和P由于两上和两去相联缀,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也是不可采用的组合。汉语的双音词有个特点,"友"、"永"都变成阳平。利用汉语这个特点,L类的组合有时也可彩,条件就是名字要取现成的双音词,或者名字联缀成义,成为一个词组。如"周铁虎","铁虎"是个偏正词组,读时自然由"阴一上一上"变成"阴-阳上"。

(2)阳平类。
阳平类的姓氏有以下16种组合形式。
A、阳-阳-阴型。例如:
黄庭坚 卓尔康 来集之
石达开 陈潭秋 吉鸿昌
B、阳-阳-阳型。例如:
王得臣 皮龙荣 余时言
房玄龄 徐文华 何国材
C、阳-阳-上型。例如:
狄明远 洪岩虎 胡承珙
韦云起 原伯鲁 唐庭楷
D、阳-阳-去型。例如:
陈独秀 刑云路 仇时济
徐霞客 文廷式 倪文蔚
E、阳-阴-阴类。例如:
裴松之 房知温 林公一
祁班孙 胡山宾 袁天纲
F、阳-阴-阳类。例如:
王安石 屠湘灵 雷光霆
蒲松龄 陈彭年 钱三强
G、阳-阴-上类。例如:
隆光祖 丌之伟 颜师古
程千里 刘知几 白日可
H、阳-阴-去类。例如:
石天柱 侯方域 黄遵宪
白居易 王之焕 承天秀
J、阳-上-阴类。例如:
晃补之 成始终 黄孔昭
徐海东 刘野夫 程咬金
K、阳-上-阳类。例如:
曹雪芹 秦九韶 田有年
杨虎城 冯子材 洪起元
L、阳-上-上类。例如:
王子武 佟养甲 吴可几
和有礼 杨守址 何挺颖
M、阳-上-去类。例如:
全祖望 毛羽健 何有志
曹勇义 梅鼎祚 陈友定
N、阳-去-阴类。例如:
龙太初 王念孙 皮日休
罗贯中 刘志丹 闻一多
O、阳-去-阳类。例如:
卢照邻 秦再雄 童日铭
陈少涛 谭嗣同 洪秀全
P、阳-去-上类。例如:
韦岳子 姚梦午 邢抱朴
席上锦 袁尚统 杨靖宇
Q、阳-去-去类。例如:
俞正燮 余克济 吴必大
韩仲孝 唐际盛 时立爱

  上述16种组合形式中,最佳的组合是F(阳-阴-阳)、G(阳-阴-上)、H(阳-阴-去)、J(阳-上-阴)、K(阳-上-阳)、N(阳-阳-阴)、O(阳-去-阳)、(阳-去-上)八种。其次是A(阳-阳-阴)、D(阳-阳-去)、C(阳-阳-上)、E(阳-阴-阴)、M(阳-上-去)五种。这五种组合虽然不及上面八种的音美,只要在选定上下点功夫,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审美效果。B(阳-阳-阳)、L(阳-上-上)、Q(阳-去-去)三种不宜采用。但L(阳-上-上)如能利用汉语的音变规律,也不妨使用。

(3)上声类。
上声类的姓氏有以下16种组合形式:
A、上-上-阴类。例如:
许乃钊 伍典章 吕景初
李左车 马孔英 掌禹锡
B、上-上-阳类。例如:
孔颖达 沈友琴 阮美成
浦起龙 耿守直 沈野云
C、上-上-上类。例如:
史可法 李以笃 许乃普
汝可起 葛守礼 史显祖
D、上-上-去类。例如:
孔广翼 沈甲秀 许法慎
李秉彝 贾履上 蒋羽化
E、上-阴-阴类。例如:
武三思 祖冲一 卜天生
马师班 展庄叔 耿昌期
F、上-阴-阳类。例如:
虎坤元 马之纯 贾思勰
沈冰壶 武攸宁 尹耕云
G、上-阴-上类。例如:
左光斗 李商陷 郝天挺
李公朴 沈君理 冼星海
H、上-阴-去类。例如:
吕公弼 左匡政 李三畏
种师道 葛师旦 孔思晦
J上-阳-阴类。例如:
柳同春 葛云飞 李时珍
党怀英 孔云章 龚霆松
K、上-阳-阳类。例如:
储良材 种云龙 柳玄达
李行言 楚执柔 马连良
L、上-阳-上类。例如:
古其品 史维堡 猛如虎
许鸣运 党崇雅 沈明远
M、上-阳-去类。例如:
伍维寿 祖良壁 郝奇遇
马怀素 莉宏毅 李玄霸
N、上-去-阴类。例如:
冷寿光 吕步舒 李奉先
米万钟 褚少孙 苟日新
O、上-去-阳类。例如:
古道行 卜大同 庾自直
李自成 祖秀实 耿静如
P、上-去-上类。例如:
柏立本 史光斗 伍正己
董必武 许赤虎 葛万里
Q、上-去-去类。例如:
孔尚任 耿定力 李道泰
沈用济 钮树玉 贾汉复

  上述16种组合形式中,E(上-阴-阴)、F(上-阴-阳)、G(上-阴-上)、H(上-阴-去)、J(上-阳-阴)、M(上-阳-去)、N(上-去-阴)、O(上-去-阳)、P(上-去-上)九种理想的组合。K(上-阳-阳)和L(上-阳-上)也可采用,但效果显然要逊色。A(上-上-阴)、B(上-上-阳)、C(上-上-上)、D(上-上-去)四种均出现上声字联缀的现象,Q(上-去-去)则是去声字联缀,读起来非常拗口,因此,上声类的姓氏应避开这五种组合形式。

(4)去声类。
去声类的姓氏有以下16种组合形式:
A、去-去-阴型。例如:
杜幼安 路振飞 郑介夫
冒致中 范仲淹 扈再兴
B、去-去-阳型。例如:
孟浩然 豆代田 邵晋涵
祝万龄 卞立言 项梦原
C、去-去-上型。例如:
夏尚朴 鲍作雨 郑至果
孟化鲤 叶孟鼎 杜易简
D、去-去-去型。例如:
宋聚业 富大用 毕再遇
万正色 霍去病 范日进
E、去-阴-阴型。例如:
靳东发 沐天波 夏金标
赵冬曦 谢东山 杜叔高
F、去-阴-阳型。例如:
骆宾王 郁松年 万斯同
桂中行 贡修龄 冀邦直
G、去-阴-上型。例如:
大公鼎 叶方蔼 赵先雅
郑思永 缪钟理 蔡方炳
H、去-阴-去型。例如:
段公路 贡师道 赵匡胤
魏昭亮 赖天赋 谢三秀
J.去-阳-阴型。例如:
邵伯温 范王孙 夏执中
廖莹中 兵伯川 郑成功
K、去-阳-阳型。例如:
慎从吉 但存学 祝弘奇
盖文达 夏时行 贯去石
L、去-阳-上型。例如:
杜鹏举 费扬古 郑元斗
霍元甲 邵文炳 顾炎武
M、去-阳-去型。例如:
单雄信 范成大 谢灵运
杜如晦 尉长命 解一贯
N、去-上-阴型。例如:
陆九渊 郑朴翁 宋景诗
恽本初 慰古真 赵卯发
O、去-上-阳型。例如:
杜审言 顾野王 蔡紫琼
宋汝为 邓演达 向警予
P、去-上-上型。例如:
祝可久 范祖禹 项守礼
尚可喜 郑以伟 毕祖朽
Q、去-上-去型。例如:
晏几道 厉汝进 傅启让
抱老寿 叶永秀 项笃寿

  上述16种组合形式中,E(去-阴-阴)、F(去-阴-阳)、G(去-阴-上)、H(去-阴-去)、J(去-阳-阴)、L(去-阳-上)、M(去-阳-去)、N(去-上-阴)、O(去-上-阳)、Q(去-上-去)十种系最佳组合。A(去-去-阴)、B(去-去-阳)、C(去-去-上)、D(去-去-去)四种组合均出现声联缀的现象,K(去-阳-阳)和P(去-上-上)分别为阳平联缀和上声联缀,读起来都不顺口,去声类的姓氏应予以回避。

  姓名的声调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如果抓住规律,内中并没有什么奥秘。对于每个姓氏来说,可选择的声调组合只有十几种。命名时,把准备用的字放进组合加以推敲,使字的选择同声调组合的选择有面地结合起来,形美、音美、意美三者兼顾,这是一项并不复杂的工作。   究竟选择啊一种组合好呢?这是难以事先规定的。声调的组合并非孤立的现象,它同字形的组合和字意的组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割裂开来。

  我们这里谈的声调组合形式,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的。各方言区的命名,还有可能受到方音的影响。这样就可能产生一个矛盾,那就是有的姓名用普通话读不顺口,而用方言读则很顺口,另有些姓名用普通话读顺口,而用方言读则不顺口。这个矛盾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认为,应当以普通话为标准。当然,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案,使普通话和本方言不会产生矛盾,那就更好了。
命名的关键的在于选字。声调只是选字时使用的尺度。好比格律诗,声调是格律,选字则是组词造句。仅仅注意格律,而忽略了组词造句,就无法写出优美的诗章。从目前命名情况看,一般选字只是简单地查查字典。词典。选字的标准也仅仅是选所谓的"好字"。由于受共同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人们对所谓"好字"的认识大致相同,命名的结果往往是难离窠臼。汉字的数量比竟有限,"好字"数量可以说少得可怜,要想使命名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就要突破传统的选字方式,另辟蹊径,拓宽思路,在新的天地里寻找新的境界。   什么样的名字才算得上好名字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的标准。从当今时代人们共同的审美意识出发,好名字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新颖、典雅、含蓄、响亮。所谓新颖,就是不落俗套,惟我独有;所谓典雅,就是趣味高尚,不染尘俗;所谓含蓄,就是意境深沉,避免直露;所谓响亮,就是顺口悦耳,引人注目。如果说响亮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姓名之间声母、韵母、声调的谐调,那么,新颖、典雅、含蓄的关键就在于用什么字同姓氏组合。由于姓和名是一种组合,命名时,只有从组合的角度出发进行选字,才有可能得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名字。   命名无定法。大致说来,人们对命的态度不外乎两种:一是希望名字包含某种意义;一是不求包含什么意义,只要好听即可。

  希望名字包含某种意义者,有以下七种选字方法可供参考。

(1)组词法。我们的姓氏多数是多义词,组词法就是利用姓氏的其他义项,同名字组合成别有情趣的语词。例如:

A、单名
平 安 成 功 田 野 洪 涛 高 翔 白 帆
甘 泉 周 游 钟 楼 秋 水 巩 固 雷 声
B、 双名
江万里 安如山 向东方 凌霄汉 方日升 万山红
屈可伸 古道行 米万钟 文贵新 石天柱 马致远

  像这种姓名由于有连续的意义,倘若单名,不妨与姓氏偏旁重复,如"洪涛"之类;双名则至少中间的字还是不要与姓氏重复偏旁。如果姓氏的其他意义有其他音读,则不宜彩组词法。如:

解放 任劳

  "解"作为姓氏读xiè,如和"放"联缀,人们会读成jiě fàng。"任"作为姓氏读rén,如和"劳"联缀,人们会读成rèn láo。这样取名,无形之中,改变了姓氏。

(2)提炼法。这种方法也是利用姓氏的多义性,从某些熟语或诗文,典故中提炼出姓名组合。例如:

A、单名
安危(语出"安不忘危") 桑田(语出"沧海桑田")
成竹(语出"成竹在胸") 高谷(语出"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海筹(语出"海屋添筹") 雷钧(语出"雷霆万钧")

B双名
计程功(语出"计日程功") 成一家(语出"自成一家")
柳青山(语出"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龙在田(语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洛冰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原始终(语出"原始要终")

  这种方法同组词法相比,稍有难度。组词法的特点是姓和名意义连贯,推敲的余地不大。而提炼法姓和名的意义往往不连贯,所依据的熟语、诗文、典故的字数一般多于命名所需要的字,这里面就有个选择的问题。选字要注意既有代表性,又要注意字形、字音的庇调。提炼的语句如十分精彩,有时可以不受字形、字音的约束。如"马识途",阳平叠用,声调虽不谐调,但意蕴很深,所依据的语句又为人们所熟悉。因而仍不失为好名字。可谓失于彼,得于此,贵在变通而已。

(3)谐音法。这是在组词法和提炼法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的方法。其手段与组词法、提炼法无别,只是姓或名采用谐和音字来代替。例如:

A、姓氏谐音。
吴(无)畏 彭(鹏)飞 李(礼)貌
刘(浏)览 袁(圆)规 于(鱼)跃
魏(为)何 傅(富)源 归(瑰)玮
杭(航)天 凌(灵)光 闻(文)雅
邓(登)九峰 尤(游)太空 石(识)古今
杜江春(语出"梅柳渡江春")
岳(跃)无咎(语出"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靳(近)秋河(语出"水精帘卷近秋河")

B、名字谐音
甘田(甜) 时羽(雨) 盛弋(意) 乔牧(木) 殷琴(勤)
方垣(圆) 林焘(涛) 丘翎(陵) 师成(承) 冷珊(杉)
迟盾(钝) 从蓉(容) 史友(有)征 高其歆(心) 初路(露)锋
江莫(漠)飞(语出"江天漠漠鸟飞绝")
席尚(上)珍(语出"儒为席上珍")
闻期(起)午(舞)(语出"闻鸡起舞")

C、姓、名谐音
钱绍(前哨) 陈竟(沉静) 来阜(love) 艾欣(爱心)
佟昕(童心) 陶元(桃源) 吉斯(集思) 潘锋(攀峰)
郦达志(立大志) 郝韵其(好运气)
斯佩石(space) 康伯笃(combat)

  谐音法和组词法、提炼法的区别,就是它注重以声音表义。由于它只要求谐音要,并不要求谐音字和被谐音字完全同音,因而它的选择余地要比组词法和提炼法大得多。使用这种方法命名,命名者可首先确定命名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去选字。这样既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名字,也可减少重名的概率。命名的内容不拘一格,但要从自己的姓氏出发,否则,姓氏就无法融入命名的内容之中。例如赵姓命名,首先要考虑"赵"的同音字。因为赵字本身没有其他普通词词义,组词很困难。"赵"的同音字有:

肇 棹 罩 兆 召 照
和"赵"音近的字还有:
朝 招 昭 着 沼 找
用这些字做线索,是可以找出许多比较好的组合的。

(4)附着法。在命名时,不考虑与姓氏的意义联系,单从名字的角度出发,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字或组合,然后附着在姓氏后面。这是我国命名的主要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不考虑姓氏的其他意义,但姓氏和名字的声音关系则不能忽略。

  附着法也有单名双名之分。单名只有一个字,命名者可根据孩子的出生环境以及父母的期望等方面,选择一个最满意的字眼儿。至于双名,一般是要运用组词法、提炼法或谐音法。例如:

A、组词法
丁长胜 孔延年 毛万龄 王知远 伍正己 朱行先
何孟春 吕鸣世 宋思颜 李安全 杜怀宝 孟忠厚
金学诗 胡太初 马知节 张长安 梅思祖 莫春晖
庾承先 叶广居 葛立方 邹补之 刘慎行 攀继祖

  这些姓名去掉姓氏后,都是普通语或词组。由于这种语词或词组多半是现成的,因而最容易造成重名的现象。

B、提炼法

  附着法不考虑姓氏的意义联系,使用提炼法命名的效果颇佳。例如:

李三秋(语出"一日三秋" 沈丁卯(语出"丁是丁,卯是卯")
杜及峰(语出"及锋而试") 葛如一(语出"表里如一")
上官卓尔(语出"卓尔不群") 朱梦求(语出"梦寐以求")
伍穿石(语出"滴水穿石") 于涉川(语出"利涉大川")
许木心(语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杨东来(语出"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崔乐心(语出"乐幽心屡目,遵事迹犹遽")
王春晓(语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孙野青(语出"秀野踏青来不定")
徐秋影(语出"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金露笛(语出"念月榭携手,莫道群行早")
潘欲晓(语出"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孟千河(语出"巡天遥看一千河")
谢丛笑(语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张代中(语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赵平海(语出"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谐音法

陈剑阁(建国) 丁蔚来(未来) 徐静珊(景山,地名)
梁基野(继业) 谷见嵋(健美) 周岩素(严肃)
甘孜力(自力,语出"自力更生") 范柏年(百年)
段尘溪(晨曦) 高石川(石穿,语出"水滴石穿")

  如果说提炼法为命名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的话,那么谐音法则为命名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境界。由于不必考虑姓氏的意义联系,单纯名字的谐音是很好处理的。它不仅可以使表义变得储蓄朦胧,而且还具有变欲为雅的特殊功能。

(5)拆字法。古人取家,常常使用拆字法。如尤侗,字同人。这种方法完全可以用来命名,而且可以收到独特的审美效果。所谓拆字,就是把一个字拆成两个字。这种方法适用于单名。许多人取了单名,也发现不仅俗套,而且容易重名,很想改名。改名的方法可以增字,也可以拆字。

  单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母姓为名,一是以普通字儿为名。对于前者,抓字法是理想的命名方法之一。以姓氏为名,特别是以大姓为名,效果是不太理想的。例如:

张 王 严 何 吕 李

  这样的姓名显得于粗浅,倘若把单名拆成双名,效果迥异。例如:

张一工 严可人 吕木子

  看上去,这些姓名有点怪,细琢磨却耐人寻味。好比怪味豆,正是以其独有的怪味而取胜。这种含有几分怪味的名字,比起那些四平八稳、千人一面的名字,更容易引人注目。   拆字法的基本手段是拆字。然而,拆字不能随意地拆,如果拆得不伦不类,面貌全非,就失去了拆字的意义。我们介绍以下两种拆字的方法。

A、依据文字学的原则拆字。这种方法可以利用许慎的《说文解字》。例如,许慎对以下姓氏的字形是这样分析:

江,从水,工声。 张,从弓,长声。 柏,从木,白声。
姜,从女,羊声。 邵,从邑,召声。 周,从用,口。
唐,从口,庚声。 章,从音,从十。 冀,从北,异声。
孙,从子,从系。

  那么,这些姓氏就可以这样拆字:

江--水工或工水 张--弓长或长弓 柏--木白或白木
姜--女羊或羊女 邵--邑如或如邑 周--用口或口用
唐--口庚或庚口 章--音十或十音 冀--北异或异北
孙--子系或系子

B、依据楷书的形象拆字。这种方法不考虑文字的原则,只根据楷书(主要指简化字)的写法来拆字。例如:

江--三工或工三(三点水视为三)
周--十同或同十 吴--口天或天口
王--一工或工一 冯--二马或马二
干一或一干 吕--二口或口二
土一或一土 章--立早或早立
二十或十二 方--占万或万点
陈--耳东或东耳(偏旁"阝"俗称大耳)
苗--草田或田草(草字头系古草字)
岳--岳山或山岳 罗--四夕或夕四

  拆字时,无论用啊种方法,都会遇上无法离析的字,这种情况就不要勉为其难。利用《说文解字》拆字,往往会拆出一些今天没有的或冷僻的字,这种情况可用谐音字作绵木或木绵。为了充分显示拆字的审美效果。我们列举以下数例使用拆字法命名的姓名:

董禾子(季) 贺今山(岑) 穆加贝(贺)
周午言(许) 于广龙(庞) 包古月(胡)
刘公羽(翁) 林尚巾(常) 范元阜(阮)

  除了以姓氏为名可采用拆字法,使用其他普通字眼儿为名也都可以采用拆字法。拆字的方法完全用。例如: 丁义人(仪) 元况心(悦) 尤东木(栋)
文大可(奇) 王九日(旭) 石雨辰(震)
梁乃禾(秀) 陈日华(晔) 吴方舟(舫)
李一弓(引) 武三原(源) 柳如心(恕)
袁一宁(宇) 马丁戊(成) 张重日(昌)
华公木(松) 贺高山(嵩) 冯日京(景)

(6)折音法。我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在注释时,常常使用两个字为一个字注意,这就是反切。反切的原理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例如:

毛,莫袍切,即mò+páo=máo
该,古衰切,即gǔ+āi=gāi
诋,都礼切,即dū+lǐ=dǐ
诉,桑故切,即sāang+gǜ=sǜ

  换一个角度看,反切就是把一个字离析为两个音节。我们正要以利用反切的原理变单名为双名。其方法有二:一是利用古代现成的反切,一是自己制造反切。我们分述如下。

A、利用古代现成的反切。有些汉字是多音字,因此有不同的反切。我们选择的反切必须和字义吻命。如赵字有"直绍切",其他两个反切就不适用。同样的音读,不同的韵书使用的反切字可能不同,如赵字《集韵》读"直绍切",《说文解字》徐铉引《唐韵》读"治小切"。我们可根据情况随意选择。由于威信音读有差异,有些反切很难切出今天的音读,这不妨碍命名的使用。命名并不是拼音,它只是找两个相关的字表达命名者意愿,不需要认真地切读。   以下是我国某姓氏的反切:

王,雨方切。 张,陟良切。 卜,博木切。 钱,齐延切。
孙,思魂切 柯,居何切。 杨,余章切。 江,古双切。
池,陈如切。 柳,力九切。 柴,锄加切。 宫,居雄切。
过,古禾切。 韦,于非切。 黄,胡光切。 顾,古慕切。
祖,则古切。 都,东徒切。

  那些以姓氏为名的人,就可以把古代的反切作为名字。例如:

张雨方(王) 刘陟良(张) 李博木(卜) 路齐延(钱)
邓思魂(孙) 段居何(柯) 窦余章(杨) 严古双(江)
谢陈知(池) 钟力九(柳) 温锄加(柴) 马居雄(宫)
尚之由(周) 贺居吟(金) 薛古禾(过) 范于非(韦)
孟胡光(黄) 雷古慕(顾) 毕则古(祖) 罗东徒(都)

  对于其中不满意的字,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发"谢陈知"的"陈"是姓氏,用在名字里有些别扭,可用谐音字代替,改为"谢辰知"。而"孟胡光"也可改为"孟湖光"。

  其他普通字的反切也可以入名。例如:

萧鱼涧(雁) 李之刃(震) 丁奴冬(农) 冯户千(贤)
沈知邻(珍) 巷郎丁(玲) 解博江(邦) 王力寻(临)

  使用古代现成的反切,虽然比较省事,却有三个缺点:一、许多反切不适合入名,如"宁"读"囊丁切","囊"不仅笔画多,不好写,而且受"窝囊"一词的影响,多数人也不喜欢这个字;二、反切是古人注意的方法,反切用字必然比较集中,比较固定,相同的声母或相同的韵母所使用的反切用字也大致相同,缺少变化;三、由于威信音读的差异,许多反切一般的人切不出音读来。因此,从命名的角度出发,利用古人现成的反切,不如自己制造反切。

B、自己制造反切。就是利用反切的原理,把自己选中的字根据普通话的读音离折成两个音节,然后根据音节再去选字。譬如刘姓的父亲为儿女命名,他希望儿女性情安宁,生活安宁,工作安宁,决定用宁字。介"刘"系大姓,"宁"联缀,不仅俗气十足,而且容易重名。那就可以使用折音法。其方法如下:

①写出"宁"的拼音:níng
②将声母和韵母分开:n íng
③为声母"n"增补韵母:nǎi、nán、nèi……
④为韵母"íng",增补声母:
líng、míng、píng、qíng、tíng……
⑤根据两组音节选字:
乃、南、男、内……
玲、明、萍、情、亭……
⑥将两组字给合名字,从中选择自己最满意的组合,譬如"刘乃亭"。"乃亭"切出的声音正是"宁"。可以看出,"刘乃亭"这个姓名不仅保留了"刘宁"的音和义,而且审美效果也大大改观。自己制造反切,选字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审美效果也大大改观。自己制造反切,选字的范围扩大了,命名的效果一般要优于利用古人现成的反切。例如: 赵吉雅(贾) 路亦房(杨) 夏白霁(毕) 田之光(庄)
顾了然(兰) 刘万磊(伟) 梁鹤归(辉) 王布音(宾)

  析音而得的名字与拆字而得的名字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也含有一种特殊的怪味,在我国当代人名中,可谓异军突起,独领风骚。

(7)衬字法。就是在单字的基础上缀加一个衬字。我国传统的人名衬字大致可分为美辞、虚字两类。例如:

A、美辞

丁士美 仇士良 丘士元 于子仁 仲子陵 全子栖
王彦章 何彦先 李彦仙 史公铢 马公显 杨公远
田文虎 任文荐 向文敏 白元光 安无信 吕元善
石允常 吴允嘉 周允元

其中"士"、"子"、"公"、"文"、"允"之类均为美辞。这些美辞固然有实词意义,但它倦姓名中,无论同姓氏还是名字中另外一字,意义上都不发生联系。它们只是在形、音、义三方面起个衬托、调整作用。

B、虚字

谭之纲 颜之推 鲁之茂 龚玄之 严挺之 裴松之
厉汝进 赵汝驭 卫汝贵 顾我钧 莫我愚 张我正
萧自开 郑自壁 艾自修 詹尔达 包尔庚 呈尔埙
阎其相 董其昌 丁其誉 刘斯洁 万斯同 来斯行
何吾驺 朱吾弼 张吾瑾 薛所蕴 杨所修 沈所安
叶矫然 孟超然 吴浩然 耿静如 朱炳如 梁蔼如
尹如翁 管如德 冀如锡 鲍若雨 钱若水 孔若思
刘乃大 许乃钊 谢东实 方于鲁 杨于庭 谢于寅
田在宥 苏在熔 储在文 温曰鉴 白曰可 罗曰琮
渊维城 杨维桢 边维垣 危亦林 朱亦栋 胡亦堂
丘必明 吴必大 李必恒 文不识 赵不尤 杨不花
郭以重 陈以庄 赵以夫 蔡再雄 白再荣 杨再思
朱方旦 牛方大 翟方进 邬克诚 魏克愚 罗克开
馓可久 关可成 邓可贤 李献可 史志可 沈在可
卢何生 施何牧 张何丹 叶由庚 黎由高 朱由崧
费而音 施而宽 麦而炫

  其中"之"、"汝"、"我"、"自"、"尔"、"其"、"斯"、"吾"、"所"、"然"、"如"、"若"、
"乃"、"于"、"在"、"曰"、"惟"、"维"、"亦"、"必"、"不""以"、"再"、"方"、"克"、"可"、
"何"、"由"、"而"之类均系古代汉语中的虚字。这些虚字意义比较虚,在名字里似乎有意义,又似乎没有意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除了美辞、虚字以外,其他字也可用为衬字,如数目字,干支字和一些普通的动词、形容词等。
自魏晋以后,特别是从宋元以来,由于范字的盛行,衬字在实际上和范字合为一体。这样便使得衬字程式化。人们对衬字的使用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因而宋元以后的人名衬字便显得呆板,拘谨,缺乏勃勃的生气。

  今天的人命名,完全摆脱了范字的束缚,可以充分利用衬字的衬托、调整的作用,使命名获得更理想的审美效果。一般地说,传统的美辞由于已经用滥,难以推出新义,不易过多使用。而虚字则不同。过去因为范字很少有虚字,所以虚字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近几年由于盲目追求单名,虚字的使用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主给虚字的使用留下了广阔的的窨。例如,以下是近几年随处可见的姓名:

王 菲 梁 艳 丁 莹 陈 婷 李 民 齐 雅
赵 宏 刘 峰 张 勇 杨 辉 孙 跃 吴 涛

  这些人名从审美效果看,实在是无足称道。然而,我们只要加上一个虚字,情况就大不相同。

王亦菲 梁方艳 丁若莹 陈是婷 李斯民 齐雅如
赵之宏 刘也峰 张且勇 杨既辉 孙跃然 吴可涛

  如果能利用否定性的虚字,又是另外一韵味。例如:

袁未迟 崔不惑 田勿非

  除了虚字以外,其他各种类型的字都可以用为衬字。例如,以下是我们近几年看到的姓名:

A、李 云 赵 颖 高 群 B、张 惠 陈 光 宋 宁
C、冯 文 孙 平 王 璐 D、曲 江 柳 青 徐 阳

  增衬字则如下:

A、李步云 赵飞颖 高幻群 B、张柔惠 陈逸光 宋勃宁
C、冯剑文 孙劲平 王地璐 D、曲半江 柳一青 徐九阳

  其中A类增动词,B类增形容词,C类增名词,D类数词,要求字形谐调,字音能使姓名的变化中产生力度。如"李云",其父母命名时,大概是出于崇尚白云高法的心理,这动机原是好的,只是和姓氏组合后,不仅平淡,而且透着几分俗气。嵌入去声字"步"后,不仅读起来铿锵有力,而且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意境。这种衬字法和组词法的不同点在于,衬字法不要求联贯成义,甚至可以有意识地选择跟姓名中其他字毫无关系的字眼儿;组词法的基本要求则是联贯成义。从这一点看,衬字法比起组词法,在选字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

  以上7种命名的方法,基本上反映了迄今为止中国人命名的概况。命名者在命名时,固然可以选定一种方法,但如果想使名更圆满,不留缺憾,最好先将各种方法都试一下,经过比较,再来一槌定音。
对于那些不追求命名含有意义的人来说,可以采用拆字法、析音法或衬字法。其方法是,首先根据姓氏的声调,了解各种声调组合形式,在这个基础上任意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字,然后再利用拆字法、析音法或衬字法把一个字变成两个字。

  我们在前面谈的是单姓的命名方法。 我国的姓氏中有一部分是复姓。例如:

上官 司马 欧阳 夏侯 诸葛 东方 万俟
皇甫 尉迟 澹台 钟离 司空 司寇 司徒
闻人 慕容 端木 宇文 长孙 呼延

  这些复姓一般是小姓,在命名上占了先天的优势。许多被大姓用滥了的字眼儿,一旦复姓结合,马上就有几分生气。因此,复姓的命名,后顾之忧相应地少了许多。

  从命名的方法看,前面谈的7种命名方法均适用于复姓,但声调的组合形式要有相应的变化。复姓取单名,姓名便是三个字,原则上可以参照单姓双名的声调组合形式。复姓取双名,姓名便是四个字,声调的组合形式就需要重新考虑。考虑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尽量避免声调相同的字联缀,尤其姓和名结合部分的两个字。譬如"司马","司"为阴平,"马"为上声。那么名的第一个字不要用上声字,更不要使双名均为上声字。只有声调错落有致,读起来才会琅琅上口。如

shàng gūan yún zhū ōu yáng jìng róng
 上  官  云 珠 欧 阳  镜  蓉
前者是去、阴、阳、阴,后者是阴、阳、去、阳,声调的组合极为谐调。

  有些复姓本身是声调相同的字联缀,如"澹台"、"闻人"等,两个字均为阳平,这样的复姓最好取双名,通过两个字的声调变化,弥补姓氏的声调方面的先天不足。例如:

tán tái zōng wǔ wén rén hè chén
澹 台 宗 武 闻 人 鹤 尘

  前者用阴平过渡,转为上声,后者通过去声过渡,又恢复阳平。这样调整的结果,也可以达到音美的要求。

  总之,命名并不难,要使姓名达到形、音、义俱佳的境界,却又不那么容易。作为父母,在为儿女命名时,绞一番脑汁,至少可以使生活增添几发雅趣。